统联精密(688210):国内知名精密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商
科创板新股系列:
深圳市泛海统联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统联精密是国内知名精密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商,专注于为 客户提供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性能良好、外观精致的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简称“MIM”)精密金属零部件。公司产品具体包括电源支撑件、音量支撑件、摄像头支架、穿线套筒、插头等结构件以及外观 精致的电源接口件、智能手表表壳、智能戒指内壳、无人机遥控器转轴支架、 头戴式耳机配件等外观件,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触控电容笔等便携式智 能终端类传统消费电子领域,以及智能穿戴设备、航拍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电子 设备领域。公司在 MIM 领域积累了涵盖喂料改良和开发、模具设计制造、产品实现、 工艺优化以及生产自动化等全流程的核心技术,包括定制化喂料调配、改良和 开发技术、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MIM 产品研发和制造技术、MIM 产品生 产工艺优化技术以及自动化设备开发技术等。公司将其融入到客户新产品设计、 开发和制造过程,有效满足客户对产品精度、规格尺寸和性能指标等方面的严 格要求,为客户提供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定制化 MIM 精密金属零部件。公司已成为富士康、捷普科技、吉宝通讯、铠胜集团、领益 智造、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行业内知名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应用终端包括苹果、亚马逊、大疆、安克、影石 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2020年公司收入规模在国内 MIM 企业中排名在前十。
2021 年 1-9 月,公司经审阅的营业收入 26,133.52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0.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88.74 万元,同比下降 21.99%;公司 2021 年 1-9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00.85 万元,同比下降 24.63%。
公司合理预计 2021 年全年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 34,000.00 万元至40,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10%至 18.94%;预计可实现的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 5,200.00 万元至 6,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12.66%至 24.30%;预计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区间为 4,700.00 万元至 5,5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13.89%至 26.42%。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精密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 客户提供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性能良好、外观精致的金属粉末注射成 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精密金属零部件,产品应用于平板 电脑、智能触控电容笔、智能穿戴设备、航拍无人机等消费类电子领域。
根据《粉末冶金工业》杂志发布的 2019 年金属注射成形行业统计报告,全 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共有金属注射成形生产企业及车间 200 余家,其中珠三 角地区最多,达到约 110 家;长三角地区其次,达 55 家;京津冀及山东地区约 20 家;湖南、江西、安徽及福建 14 家;河南、川渝等及其它地区 5 家。2019 年全国 MIM 制品总销售额约 67 亿元,其中销售过亿的公司有 10 余家。根据立 鼎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2019 年我国 MIM 企业收入规模为 20,000 万 元以上的企业数量不超过 10 家。
综上,2019 年全国营业收入超过 2 亿元的 MIM 企业不超过 10 家。发行人 2019 年营业收入为 2.06 亿元,收入规模在国内 MIM 企业中排名在前十。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集合了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系统 组装、制程开发、品质控制、设备及自动化研发等方面的研发技术人员,同时 融汇了具有不同行业研发经验的优秀人才,能给客户提供从产品到制程全方位 的建议;大部分的研发团队成员都有和国际大客户合作的经验,能顺畅和客户 沟通,为客户快速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公司的研发目标是为市场及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研发 团队融汇不同行业的研发经验,能够对 MIM 产品的研发及制程工艺提供更为全 面、系统及不同视角的解决方案。研发团队从客户的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开始 介入,切实从客户需求出发,从 MIM 工艺角度,到材料选型、模具设计、公差 配合、组装配合等方面综合分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有价值的技术 解决方案,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增强了和客户研发合作的粘性。
公司始终鼓励研发团队敢于“试错”、勇于挑战、善于总结。在工艺开发过 程中,不同工作背景的研发工程师通过思想的碰撞、实验,在不断的“试错” 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工艺研发、改进、优化的经验。如在小尺寸产品内径抛 光的研发过程中,当时类似的工艺经验相对薄弱和缺乏,公司研发团队通过对 定制化设备、定制化辅助物料的研发,对工艺参数进行不断验证,并通过对设 备的不断迭代研发,最终实现了自动化、稳定的产品抛光工艺。围绕此类工艺, 公司申请了 8 项专利,其中包含一项发明专利。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更为 常见的是改进客户的原有解决方案,推荐替代型优化方案。如异形高光外观产 品,原有方案采用机加工辅助 MIM 工艺完成最终的外观形态,公司结合模具设 计、制造及 MIM 全制程的配合及验证,最终实现了 MIM 工艺一次成形,达成 了产品尺寸和外观的需求,简化了制程,进而提升了产品综合良率和效率。
秉承向效率要效益的思路,公司自成立之初即成立了专门的自动化研发团 队,通过自主研发、设备供应商协助制造的方式,稳步提升公司的自动化程度。目前,公司自动化设备已经渗透到各个制程,单工序已逐步实现自动化。公司 仍在加快对各类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在单工序自动化基础上对自动化流程 进行连线式生产,最终达成全流程的自动化。通过整体工序体系的自动化,将 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对于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公司以品质为宗旨,并将此作为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司创立之初即建 立健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公司已通过 ISO9001:2015 国际体系认 证,在喂料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形成了规范化 管理。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公司采用自动化尺寸检测设备替代人工,对产品尺寸 进行监控,保持尺寸检测的一致性,避免人为误差。同时公司拥有现代化、设 备精良的计量部门,采用三坐标测量仪、碳硫/氧氮元素分析仪、XRF 荧光光谱 仪、金相显微镜、精密密度天平等完备的测量与检测设备来监控和确保产品稳 定地交付,获得了客户的普遍认可。
公司拥有深耕制造业,稳定、团结的核心团队,核心团队成员共事多年、 具有共同合作的经验,凝聚力强、沟通成本低、执行力高。公司采用扁平化的 管理模式,快速决策,高效协作,围绕客户、质量、技术等核心关注点,能够 快速了解需求,准确传递信息,合理调配资源,最终快速响应和反馈,进一步 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凭借良好的技术协同、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公司与富士康、捷普 科技、吉宝通讯、铠胜集团、领益智造、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多家企业形成 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产品最终应用于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业务合作 领域不断深入拓展。基于终端品牌商的产品设计和方案均有一定的前瞻性,通 过与之合作,公司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品质管控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同 时,公司在与下游知名客户的紧密合作中自身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为其他企 业应用公司 MIM 产品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

精研科技 MIM 产品以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为主,涉及汽车、医疗机械、工具等领域,主要产品 有手机卡托、摄像头装饰圈、计算机铰链、汽车涡轮增压器叶片与元件等部件, 最终应用于苹果(Apple)、OPPO、步步高(vivo)、三星(SAMSUNG)、小米、 fitbit、谷歌(Google)等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和长城、本田、上汽通用等 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
富驰高科产品包括 MIM 制品、陶瓷粉末注射成 形(CIM)制品以及液态金属。消费类电子产品业务板块主要包含电脑连接器 和线束、手机及穿戴设备连接器和 Cable、LED 支架和透镜、FPC 和 FFC 等产 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 LED 照明 等各个领域,主要客户为中兴、华为、OPPO、联想等知名品牌。
中南昶联成立于 1991 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香港中南创发集团旗下公 司。中南昶联 MIM 产品以手表为主,涉及医疗器械等领域,主要产品有手表表 带、表壳、手术刀柄、眼镜金属零部件等。
安费诺飞凤成立于 2001 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美国安费诺集团的子公 司。安费诺飞凤 MIM 产品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主要产品有手机、笔记本铰链、 手机屏蔽、天线结构件等,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索尼、中兴、华为等。
全亿大成立于 2005 年,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于 2009 年加盟富士康。全亿 大 MIM 产品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主要产品有笔记本散热器、风扇;手机马达;光学镜头镜片等。
2021 年 1-9 月,公司经审阅的营业收入 26,133.52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0.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88.74 万元,同比下降 21.99%;公司 2021 年 1-9 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00.85 万元,同比下降 24.63%
公司合理预计 2021 年全年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 34,000.00 万元至40,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10%至 18.94%;预计可实现的归属于母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 5,200.00 万元至 6,0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12.66%至 24.30%;预计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区间为 4,700.00 万元至 5,5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13.89%至 26.42%。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