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设计(003013):国内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
地铁设计是国内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之一,核心业务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勘察设计业务。发行人承担项目包括:总体总包和设计总承包线路 60 多条、车站 500 座左右、不同工法的区间近 600 个以及相应的机电与系统设计(涵盖了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包含地铁、轻轨、城际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 车、自动导轨系统、中低速磁悬浮等多种类型;城市道路、综合管廊等大型市政项目;城市综合体、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等大型民用建筑项目;多个城市的线网规 划和建设规划、地下空间开发、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2017-2019 年全国共完成了 166 条新建线路的设计总体总包项目的招标工作,其中发行人中标了 19 条线路,按中标项目数来分,发行人市场占有率为11.45%,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中排名第三。
2020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620.18 万元,同比增长 6.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014.63 万元,同比增长 8.6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370.26 万 元,同比增长 4.85%。
公司预计 2020 年 1-9 月营业收入 129,100 万元至 136,300 万元,同比增长 7.05%至 13.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263.00 万元至 23,299.00 万元,同比增长 16.23%至 21.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177.00 万元至 22,213.00 万元,同比增长 11.42%至 16.87%。
发行人是一家为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筑等建设工程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工程咨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筑等领域的勘察设计、规划咨询、工程总承包等,核心业务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勘察设计业务。
发行人是国内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之一。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发行人承担项目(含已开通和在建)包括:总体总包和设计总承包线路 60 多条、车站 500 座左右、不同工法的区间近 600 个以及相应的机电与系统设计(涵盖了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包含地铁、轻轨、城际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 车、自动导轨系统、中低速磁悬浮等多种类型;城市道路、综合管廊等大型市政 项目;城市综合体、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等大型民用建筑项目;多个城市的线网规 划和建设规划、地下空间开发、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
发行人在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筑等领域拥有领先的设计技术和科研成果。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经获得 281 项专利技术,并且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编或参编了《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结构安全保护技术规 范》、《直线电机轨道交通设计规范》等众多国家和行业技术规格标准,并先后获 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环境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全国优秀工程咨询奖等奖项 700 余项。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总体总包排行榜》统计,2017-2019 年全国共完成了 166 条新建线路的设计总体总包项目的招标工作,其中发行人中标了 19 条线路,按中标项目数来分,发行人市场占有率为 11.45%,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中排名第三。
未来,发行人将继续巩固科研技术、人才队伍、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发行人将积极拓展业务,努力扩大发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进 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我国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准入制度。经过二 十多年的专业积累与储备,发行人在规划、设计、勘察等领域拥有多项甲级资质。作为少数同时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和工程勘察设计综合甲级能力的工程咨询 企业,发行人积累了 60 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总体总包和设计总承包业绩。同 时,发行人也拥有丰富的城市规划编制经验,能够针对 TOD 覆盖的规划、交通 以及城市空间三大板块,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打造结合城市规划、开发策划、建 筑设计、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等层面的全方位、多维度的聚合平台,在开展轨道 交通线路设计的同时推进交通枢纽站点布局、车站周边综合开发、景观设计、沿 线土地整合利用等工作,具备将城市规划与轨道交通设计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综合 服务优势。
发行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率先掌握线网规划、客 流仿真模拟、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以 及智慧地铁等轨道交通前沿关键技术,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及设备厂家联 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发行人在建设规划中同步纳入国铁网、城际网、市域铁路网和城市轨道交通 网,创新开展“四网合一”的综合规划,真正形成四网融合、综合高效和一体化 的轨道交通网络,构建城市“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全新轨道交通体系, 实现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交多制式一体化有效衔接。在区域互联互通、多网融 合的背景下,开展多层次的线网资源共享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实现 多种资源共享。同时,基于常规的公交、地铁客流大数据、电信运营商手机信令、 网络 APP 软件等出行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构建近远结合、结构稳定、包容性强 的网络体系,在业内率先提出构建一体化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便捷出行体系。
发行人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智能仿真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客流虚拟仿 真等技术对枢纽车站的方案进行验证评估,仿真乘客在车站的行为以及列车的到 发情况,直观检验车站的空间布局和设施配备的合理性,并定量计算车站各部位 的乘客站立密度和行人速度,从而找出车站的薄弱点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改善 和优化建议措施。同时,综合考虑线网行车组织方案、乘客微观特性等,创新构 建客运设施服务水平标准(LOS),有助于持续提升车站客运设施的服务能力, 实现列车精准投放和轨道交通安全可靠的运营目标。
发行人拥有领先业内的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一体化协同设计技术,通过面向各专业的数据模型、成本计算模型、成本测算方法、约束规则等理论研究,结合 数据库、图形学等各类信息化技术,创新构建一体化 BIM 数据协同管理平台。通过建设基于 BIM 的项目管理系统,串联整个设计过程的各项工作,利用轻量 化的 BIM 图形平台实现二三维数据的联动,有助于检验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效 率。在一体化设计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拓展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的 BIM 数据模 型,实现全生命期的 BIM 数据协同和综合性应用。
发行人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建单位, 同时拥有“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绿色 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博士后创新 实践基地”、“广州市企业研发机构”等省市级研发平台。依托以上国家工程实验 室和科技研发平台,发行人每年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 3%的科研经费,持续开展 科技创新,并积极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研发,积极推动科技 成果转化。同时,发行人通过有效利用各级研发平台搭建的科技成果孵化器,对 接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基金,持续提升行业产业化水平,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 点。
发行人多年来向业主提供了大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服务,通过与业主进 行充分沟通,建立了稳定的信息收集、反馈和传导机制。发行人通过实地考察、 现场交流、设计回访等多种方式获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运营期的信息反馈。这有助于发行人全面、真实、深入地了解实际建设运营情况,全面了解地铁运营 人员及最终用户(乘客)对已有项目的使用意见和改进需求,进而验证设计咨询 方案的合理性,有助于在以后承接的工程项目中持续改进、优化设计咨询方案。发行人持续开展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研究成果可以在地铁建设、运营线路进行 创新试点应用,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工程方案,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并结合行业 技术发展为乘客提供更加完整、更趋完善的交通出行体验。发行人将持续关注城 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及乘客出行新需求,持续改进、充实工程咨询服务,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
北京城建设计(01599.HK)前身是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最早成立于 1958 年。北京城建设计于 2014 年 7 月 8 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地址位于北京市, 控股股东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 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城建设计主要业务是为城市建设提供专业服务,业务包括 提供工程前期咨询、规划、投融资、勘察测绘、设计、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 系统集成、项目评价、经济分析等。
铁四院成立于 1953 年,总部设在湖北省武汉市,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铁四院的主营业务为勘察设计,是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投资咨询评估单 位。
铁一院成立于 1953 年,总部设在陕西省西安市,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中国 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铁一院的主营业务为勘察设计,业务范围涵盖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咨询、监 理、总承包和房地产、资本运营、综合物业开发等。
中国铁设成立于 1953 年,地址位于天津市,前身是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 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财政部。中国铁设主营业务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等工程的总承包、 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和项目管理等。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 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甲级及其他各类甲级资质 20 余项,业务领域 涵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建筑、水利、水运、民航工程等各行业。
2020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620.18 万元,同比增长 6.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014.63 万元,同比增长 8.6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370.26 万 元,同比增长 4.85%。
公司预计 2020 年 1-9 月营业收入 129,100 万元至 136,300 万元,同比增长 7.05%至 13.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2,263.00 万元至 23,299.00 万元,同比增长 16.23%至 21.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1,177.00 万元至 22,213.00 万元,同比增长 11.42%至 16.87%。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