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声电子(688533):国内技术领先的汽车声学产品方案供应商
科创板新股系列:
苏州上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声电子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汽车声学产品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声学 产品、系统方案及相关算法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主要涵盖车载扬声器系统、车 载功放及 AVAS,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聚焦汽车声学领域原创技术及关键共性技术 的研发创新及应用,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 认可的实验室、江苏 省汽车电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结合声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构建汽车声 学工程技术研发平台,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在声学产品仿真与设计、整车音效设 计、声学信号处理以及数字化扬声器系统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公司凭借不断增强的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的同步开发能力和日趋完善的全球交付 能力,公司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电声品牌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 系,包括大众集团(包括其下属子公司奥迪公司、宾利汽车等)、福特集团、通 用集团、博士视听、标致雪铁龙、特斯拉、上汽集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 风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控股、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协会(OICA)2019 年数据测算,公司车载扬声器在全球乘用车 及轻型商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 12.10%。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8,803.9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52.5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368.3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92%。
公司合理预计 2021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31,722.89-35,793.37 万元,与上 年 同 期 相 比 增 长 32.62% 至 49.64% ;净 利 润 为 1,566.29-1,984.7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81.73%至 383.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2.57-1,620.9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522.16%至 738.63%。
本次发行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 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5,000 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 低于人民币 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1 亿元。
公司致力于运用声学技术提升驾车体验,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汽车声学产品方 案供应商,已融入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的同步开发体系。公司拥有声学 产品、系统方案及相关算法的研发设计能力,产品主要涵盖车载扬声器系统、车 载功放及 AVAS,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前装市场汽车声学产品方案供应商,在国内同行供应商 中,公司车载扬声器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2017 年-2019 年,公司车载扬声器在 全球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 12.20%、11.88%和 12.10%。根据 国际汽车制造协会(OICA)数据测算,2017 年-2019 年公司车载扬声器在中国、 美洲、欧洲及其他市场的占有率情况如下: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声学技术的自主研发,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 创新和研发积累,拥有车载扬声器、车载功放等汽车声学产品从硬件到算法、软 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在声学产品仿真与设计、整车音效设计等领域掌握了多 项核心技术,且相关核心技术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得以充分应用。公司亦积 极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现有声学技术平台基础上加大对电子产 品软件和声学信号处理算法等方面的研发力度。公司着力攻克基础材料和关键零 部件的技术难关,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理念及模式,不 断完善自主研发体系,提升技术水平。
汽车制造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科学的专业 分工与协作体系,零部件供应商与汽车制造厂商同步开发的模式应运而生。同步 开发模式要求供应商融入整车配套体系,并紧跟汽车制造厂商的开发节奏,对其 开发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迅速提供设计方案,同步开发模式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研 发能力及技术水平均具有较高要求。
公司自主开发调音算法、软件及完整的测试及音效评审体系。公司秉持“原 音重现”的理念,借助多麦克风测试系统实现精准的声学信号采集并对扬声器在 声场、频率均衡及大信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测试评估,为调音工作提供重要的客 观依据。由于汽车音响系统的特殊性及人耳对多声道系统的听觉特性,在调音过 程中尤为重要的是调音工程师的主观评价。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调音工程师队 伍,曾接受系统的听音培训,拥有丰富的调音经验,可对声场进行精确评价并在 调音过程中克服听觉适应,最终使系统呈现更优质的声音表现。
公司车载扬声器主要面向汽车前装市场,为不同车型定制扬声器产品方案。因不同车型在定位、设计理念、车舱环境、配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产品具有 较强的定制性,能否满足客户要求是产品技术实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公司主要客 户为国际汽车巨头及其合资公司、本土大型汽车企业以及知名的电声品牌商,该 类客户对产品的指标要求代表着行业的前沿需求,能够满足其需求是产品技术实 力的重要体现。公司产品性能指标能够达到或超过客户性能指标要求,反映了公 司产品的技术实力较强。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与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电声品牌商建立了 长期合作关系。基于下游客户全球化经营的特征,为满足客户对配套供应商在技 术支持、项目开发和物流等方面的要求,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构建全球性生产、 销售和服务网络,具备优秀的全球交付能力。
随着国际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的加快,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知名汽车集团的方向性战略。在汽车产品供应链中,产品同步开发要求、就地供货要求使得汽 车零部件供应商跟随主机厂进行布局。从当前世界汽车的产能分布来看,主要分 布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地区,德国、西班牙、捷克等欧洲地区,巴 西等南美地区,美国、墨西哥等北美地区。为贴近客户,提升客户响应速度与服 务质量,公司根据汽车产能分布和客户所在地区情况,分别在中国、捷克、巴西、 墨西哥设立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辐射主要汽车生产地区的全球布局。
为保证核心零部件供应的稳定性和性能的一致性,公司将延龙电子、乐玹音 响作为纸盆、盆架的生产基地,通过产线升级、工艺改进等方式不断强化零部件 的精密制造能力。公司通过自产核心零部件,有效保证零部件的供应和品质的同 时,并通过与客户前沿技术和最新性能需求对接,及时更新零部件的材质、形状 等,实现通过硬件配置调整扬声器音质的效果。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内部,除需要达到优异的性能指标、可靠的质量稳 定性外,还需要在抗震动、抗冲击、抗温度老化等方面具备出色的环境适应性。公司经过与汽车制造厂商和电声品牌商的多年合作,建立了稳定的精密制造技术 体系。公司掌握纸盆、盆架等核心零部件的核心生产工艺,从原材料端保证产品 的可靠性,并不断强化核心零部件、产品生产端的精密制造能力。公司通过自主 设计柔性化生产线,实现上料、涂胶、焊锡等工艺的自动化,在高水平的自动生 产下充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一致性。公司的柔性化生产线可在产品切换时 尽可能地降低设备换型时间,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及销售网络布局,业务辐射亚太、美洲、欧洲等 主要汽车生产地区,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本地化服务,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 配置。在持续完善全球化服务架构的同时,公司不断提升产品精密制造能力、质 量控制能力,全球交付能力日趋完善,产品及服务赢得众多客户认可,与众多国 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前装市场,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电 声品牌商,其对供应商均设置了一定的准入门槛。供应商的认证过程通常需要耗 费双方大量时间和成本,因此双方一旦确立合作关系,将保持相对稳定。
公司与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及电声品牌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包括大众集团(包括其下属子公司奥迪公司、宾利汽车等)、福特集团、通用集 团、博士视听、标致雪铁龙、特斯拉、上汽集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汽 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控股、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
普瑞姆总部位于比利时,前身为成立于 1970 年的飞利浦扬声器系统公司。普瑞姆在比利时、美国、中国和马来西亚设有研发机构,在比利时、匈牙利、中 国、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等国设有工厂。产品包括各类扬声器及电子产品等。
艾思科集团成立于 1965 年,总部位于意大利,在意大利、德国、波兰、中 国、美国、巴西等地设有工厂。产品包括扬声器、音频放大器等汽车音响系统和 车载天线系统等。
先锋电子成立于 1938 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产品包括车载多媒体娱乐、 液晶电视机、家庭娱乐、光存储及电脑周边、多媒体数码等领域相关的电子及电 声产品。
台郁电子成立于 1974 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于 1996 年在广东深圳设立台 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产品包括各式扬声器、电子产品、塑料成型制品等。
吉林航盛成立于 1996 年,在吉林、长春、江西设有生产基地,产品主要包 括扬声器、功放、低音箱、报警器等。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8,803.9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9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52.5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368.3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92%。
公司合理预计 2021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31,722.89-35,793.37 万元,与上 年 同 期 相 比 增 长 32.62% 至 49.64% ;净 利 润 为 1,566.29-1,984.7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281.73%至 383.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2.57-1,620.9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522.16%至 738.63%。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