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增高针”引发的一场雪崩吗?
持有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的股民,今天惨兮兮了!
这两只股票今天都跌了10个点,而很多股民把责任归咎于昨天新华视点对其点名: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增高针”治疗悄然兴起。而调查发现,所谓“增高针”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专家认为,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于是乎,今天股价就大跌了。
其实不算今天的跌停,长春高新在5月17日创出历史新高522.20元,随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股价一直漫步在熊途之中,截止到今天共计57个交易日,跌幅达到了约47个点,从技术图形来看,这还只是个开始~~~~
我们先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下这只股票的顶部特征:

从周线的角度看,长春高新从2020年7月17日这个礼拜开始,到2021年5月17日这个礼拜,构筑了上图的收敛三角形结构。
从这个收敛三角形内的K线颜色看,绿多红少,绿肥红瘦,这就是典型的主力资金出货的技术形态。
出货的时间用了10个月的时间,而这波牛市的上涨,则是从2018年的不足100元,上涨到了今年的最高价500多元,足足5倍的涨幅。
那从这个角度来说思考的话,天齐锂业,融捷股份,赣锋锂业这些股票,会不会也像长春高新的主力学习呢?
我们来看看昨天报道的相关内容:
“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请问可以打增高针吗?”“我儿子想长到一米八,医生给开点增高针呗!”
……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到医院咨询,想给孩子注射“增高针”。
“人手再多都没有需求大,家长对孩子的身高太焦虑了。”武汉协和医院儿童内分泌科的林鸣医生告诉记者,他周一到周五每天接诊50人,周日要接诊70人到80人,仅周六休息。现在正值暑假,每天的接诊量还要更大些。
林鸣说,在这些前来求医的人当中,有半数的家长都是来询问孩子身高问题,以及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个头不高,就想打增高针、用增高产品。”湖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内分泌科医生徐璇介绍,儿童生长激素的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等,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畴。
记者发现,一些民营医院打出“身高70%靠遗传、30%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梦”之类的广告语。
内卷,和补习班一样的内卷,靠贩卖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来赚钱。
生长激素是药,是用来治病的,个子矮也是一种病,但是不是病,需要医生来判断,不能像教培班一样给一棍子打死。
那为什么现在曝光了这种不好的现象?而不是股价在100元,200元的时候曝光呢?非要在主力出货的500元来曝光呢?
区长认为,可能是两种情况:
1 记者要找爆料的素材,自然要从股价涨的高的股票身上来找,这种5倍,10倍大牛股,本来就具备热点效应,在来写这类股票背后的故事,更能有销量,只不过,不好的是,正好找到了生长激素滥用的一方面。
2 配合主力资金出货,不排除是主力自己找到记者,给记者提供写作素材,毕竟,在350元到520元区间,主力资金用了10个月的时间,已经出掉了大部分的货,余下的,就是要把散户锁在山顶上。
有啥比一两个高位的跌停板,更能有效的将散户锁在山顶上,更好的方法呢?

所长的意思, 不是让大家现在去接盘。
而是让大家理性的看待这种突发的消息面情况,同时,也需要耐心的从技术的角度上,等待这种类型的股票到底。
到底,肯定不是一两个月的时间,而是一两年的时间,走在下降通道之中,我们还是需要去研读他的季报,年报,看看他的业绩和2020年到2021年的半年报相比,业绩是增长还是下滑太多??
如果是下滑太多的话,那业绩能否稳定住,能否缓慢增长?
只有达到这些条件,才具备再次参与的价值。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