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科技,会是下一个CXO赛道的龙头企业吗?
8月25日,泰坦科技发布了自己的半年报,整个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归母净利 9.23/0.46 亿,同比增长 78%/124%。
当然啦,这高增长还是和去年疫情基数低有关,不过,即便拿公司和2019年中报相比,增长也还是十分惊人了,总体而言,这个成绩单符合所长预期。
不过,网上也有不少朋友指出,泰坦这份半年报,看似增长很迅猛,但仔细扒后面的财务状况,简直丑得没法看。
比如,所长之前一直在和大家强调,衡量企业赚钱与否的指标不是所谓的净利润而是现金流,一家净利润很高但现金流为负的公司,分分钟可以破产;可一家现金流很强、净利润为负的公司却可以不断活下来不断长大,这背后典型的代表就是亚马逊。
泰坦的这份半年报看似很棒,净利润不论和2020年比还是2019年比都是高增长,但现金流却和一坨屎一样,可谓利润赚得越多,现金流负的越多。
为什么公司会呈现这种情况呢?
这其实和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之前的文章里讲了,泰坦所处的赛道处于科研服务,泰坦做的是一站式服务的生意,大家理解成一个平台就好,他卖的科研产品试剂、设备、耗材统统都有,有自研的也有代理的。
而由于国产科研试剂相比外资落后太多,所以公司代理的品牌以外资为主,而泰坦由于本身还是个孩子,上游是外资大牌、下游是一众高校、政府机构、企业研发部门,两头都不讨好、两头都没有话语权。
以至于,公司常年存在押款的情况,看公司对应下游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逐年走高,尤其近两年,上市以后加速扩张,上涨比例更为夸张。
面对上游的预付款以及预付款周转天数也是如此,随着公司这两年更加迅猛的提升自己平台的SKU,这两个数据也不断走高。
这说明,公司不论对下游还是对上游,现在都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自己押款、自己垫款,才能支撑自己的业绩高增长。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很缺钱,去年刚登陆科创板融了一笔钱,今年7月又抛出10.5亿的定增方案,不过所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有了这10亿,公司后面还是会缺钱。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忍不住要拉黑泰坦了,别急,别急,咱们接着往下看,一般反转都在后面,hhh。
要说泰坦,就不得不提行业老大哥赛默飞。赛默飞2020年全年营收322亿,同比+26.14%,净利润63.75亿,同比+72.5%,单位全都是美金。
划重点敲黑板,人家的收入单位全都是美金,这么大体量还增长得这么快!
科研服务好赛道,市场诚不欺我,但由于我国科研服务赛道起步晚,外资入华又早(赛默飞入华深耕超过35年),以至于我国科研服务几乎全部被外资把持,国有品牌占有率10%都不到,而且基本都是中低端产品。从资本市场上来看,可以说,这个赛道就是2年前的CXO赛道。
正如大家看赛默飞业绩看到的一样,人家这么大,还增长这么快,2020年研发投入超过11亿美金,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国内厂家该如何反超?
别急,泰坦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科研服务,重的是服务,因为这个赛道需求及其分散,不同实验室需要的试剂/耗材/设备不一样,“长尾效应”非常强,什么是长尾效应呢?
意思就是,在一个行业里,大家往往会把目光局限在社会需求比较集中的头部,很多具备个性化的需求却容易被遗忘。
科研服务,就是这么一个分散、个性化需求强,没有任何一款大单品可以主导市场的一个行业,不仅客户需求分散,客户自己还很分散,高校、企业的研发部门、一些创新性的政府部门、研究所,而且需求往往以实验室课题为单位,每次采购的需求量都很小但复购率很高,客户对时效性要求还很高。往往做实验,客户想的就是,我需要什么最好立马就给我送到。
大家看到这里,想到什么了么?
对的,就是京东,京东模式就是科研服务赛道的最优解,所以我们再看泰坦的动作,就不难理解了,一边泰坦不停的搞自研、一边又不断找上游扩充品类搞代理;一边自己搞全国总仓和区域中心仓建物流团队、一边又不断联系下游,广铺客户。
泰坦上市以后,上述动作都开始加速,因此,截止这份半年报,泰坦平台上已经拥有了145万SKU(品种),实现17 个城市的本地仓储和自送服务,985、211高校全覆盖并涵盖相当一部分科研化政府机构以及研发型企业。
公司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完成全国五个大区的中心建设,搞定23座城市服务仓,以总仓+区域中心仓模式实现核心城市的现货次日达。
京东模式,就是需要烧钱,所以,泰坦必须上市,必须搞钱,必须烧钱,可一旦烧出来,就是科研服务界的京东,因为,泰坦这样的平台型公司一旦做成将具备非常强的黏性,因为,客户找泰坦一家就够了。就好比咱们现在买东西,万能的淘宝/京东/拼多多,总能替我们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阿拉丁、泰坦几乎同时上市,但随着时间推移,泰坦和阿拉丁在估值上越走越远,因为,客户如果找泰坦,就不需要再找其他公司,可客户要是找阿拉丁可能还需要找赛默飞,找xxx、xxx。
因此,泰坦现阶段扩张,平台的快速搭建比现金流要重要,他要起来,就必须烧足够的钱。
公司现在现金类产品有8个亿,马上又要募10个亿,钱暂时还是够用的。
科研服务好赛道,国产企业必然也必须要冲破外资的束缚突围(开玩笑,这种东西肯定不能被卡脖子),泰坦是目前国内最领先的一站式科学服务企业,自研+代理两条腿走路,产品SKU超145万,累计服务超过 3 万家客户,超过 100 万科学家和质量控制人员,服务世界 500 强企业超过 150 家,全面覆盖国内 985、211 工科高校。
在我国高端制造全面崛起的背景下,泰坦伴随自主品牌占比提升以及规模化优势,对标科研服务界的京东,前途是星辰大海。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