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精工(301072):国内知名的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商
中捷精工是国内知名的汽车精密零部件制造商,公司产品主要为汽车 减震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车身系统等系统。公司研发部门拥有国内领先的研发、检测设备,并已建立高素质的专 业研发团队,掌握了一系列行业领先核心技术,包括减震器连杆冲压工艺及冲 压模具技术、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档装置的选换档控制机构技术、铝合金焊接 技术、铝冲压工艺技术、变速器结合齿圈锥齿精冲成形技术、精冲工艺技术与 精冲模具技术、变速箱操纵机构智能制造与在线检测技术、机器人自动化焊接 技术、自动化冲压铆接焊接生产线技术、新能源电动车电池盒制造技术等。公司已与天纳克、博戈、威巴克、 住友理工、哈金森、帝倜阿尔、普利司通、大陆等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及长城汽车等大型知名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下游应用覆盖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品牌。从国际汽车品牌来看,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整车系列,覆盖奔驰、宝 马,奥迪、大众、沃尔沃、丰田、日产、本田、通用、福特、现代、标致、雪 铁龙、菲亚特等国际品牌,及国际大型新能源汽车品牌。此外,随着我国自主 汽车品牌的崛起,公司产品已广泛配套于上汽、长城、吉利、奇瑞、广汽、北汽、江淮、一汽等自主品牌。
公司 2021 年 1-6 月营业收入为31,186.51万元,同比增长38.9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6.71万元,同比增长10.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0.22万 元,同比增长15.58%.
预计 2021 年 1-9 月可实现营业收入45,500 至 47,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39%至 31.94%;可实现归属 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0 至 3,9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01%至 15.93%;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3,400 至 3,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4% 至 19.20%。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减 震零部件产品,用于消除来自汽车动力总成、路面及空气的振动和噪声,提升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及舒适性。公司主要产品在汽车中的实际应用分布图如下:
公司长期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为汽车 减震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车身系统等系统。凭借在制造工艺、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公司的业务规模、行业 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公司已与天纳克(Tenneco)、博戈(Boge)、威巴克(Vibracousitc)、 住友理工( Sumito Moriko )、哈金森( Hutchinson)、帝倜阿尔( DTR Automotive)、普利司通(Bridge Stone)、大陆(Continental AG)等大型跨国 汽车零部件集团,及长城汽车等大型知名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天纳克(Tenneco)是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主要为全球主要 汽车品牌提供减震器和排气系统产品,为世界百强零部件供应商;博戈(Boge) 是国际知名的汽车橡胶减震产品供应商,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中车的子公司;威巴克(Vibracousitc)是全球领先的汽车 NVH 减震产品制造商,业务范围覆 盖超过 19 个国家,为世界百强零部件供应商。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覆盖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品牌。从国际汽车品牌来看,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各大整车系列,覆盖奔驰、宝 马,奥迪、大众、沃尔沃、丰田、日产、本田、通用、福特、现代、标致、雪 铁龙、菲亚特等国际品牌,及国际大型新能源汽车品牌。此外,随着我国自主 汽车品牌的崛起,公司产品已广泛配套于上汽、长城、吉利、奇瑞、广汽、北 汽、江淮、一汽等自主品牌。
整车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对减震部件的质量、性能要求较高,汽车减 震部件制造企业需分别经过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和整车厂商、一级零 部件供应商的现场评审,合格后才可以进入整车厂商的供应商名单。汽车减震部件制造企业一旦通过认证成为合格供应商,与整车厂、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形 成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将获得较为稳定的订单。
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和市场开拓,依托公司的研究开发能力及质量管控能 力,公司产品质量及性能位于行业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内外众多汽车零部件厂 商及汽车整车厂商的认可,主要产品已配套多个国内外知名厂商,具体情况如 下:
公司凭借稳定、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快速的响应速度,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客户资源,连续多年被客户授予荣誉证书。良好的市场 口碑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使公司在承接原有客户的新产品订单、 与新客户开展业务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根据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商的需求进行快速、高效的产品开发 和技术支持,是汽车减震部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一直坚持以研 发为导向,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积累,目前在汽车减震部件领域的研发能力 已符合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和部分整车厂商的技术指标要求,是国内优秀 的汽车减震部件产品供应商。
目前公司研发部门拥有国内领先的研发、检测设备,并已建立高素质的专 业研发团队,掌握了一系列行业领先核心技术,包括减震器连杆冲压工艺及冲 压模具技术、汽车变速箱内部选换档装置的选换档控制机构技术、铝合金焊接 技术、铝冲压工艺技术、变速器结合齿圈锥齿精冲成形技术、精冲工艺技术与 精冲模具技术、变速箱操纵机构智能制造与在线检测技术、机器人自动化焊接 技术、自动化冲压铆接焊接生产线技术、新能源电动车电池盒制造技术等。此 外,公司拥有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财政厅认定的汽车焊接冲压应用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经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的无锡市企业技术中心。公司 研发的“汽车前桥与转向连接扭力支架”、“连续模的防误送料联动装置”和 “变速箱内嵌橡胶支承减震器”、“汽车发动机连杆缓冲减震保护装置”等产品 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此外,公司凭借齐全的产品开发分析软件、高水平的模具开发设计能力、 丰富的技术工艺以及快速成型能力,形成了强大的同步开发设计能力,既能及 时响应客户的研发要求,也能持续升级和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公司积极参加客 户产品的早期开发设计,与客户进行同步开发,从模具设计制造、冲压成形、 焊接、压铸成型和机加工以及装配等全生产环节的工艺性角度提出设计开发、 改进建议,优化产品结构。
基于汽车零部件对安全质量的严格要求,发行人及客户均极为重视产品质 量。公司建立了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质 量保证体系。公司的质量管理优势体现在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方面。一方面,公司全面规范地建立并完善了质量管理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了 各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覆盖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 试生产、正式投产、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公司与下游厂商建立了完备的质量反馈体系,公司客户会对公司产品、生产线进行检测、 核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的产品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从 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及较强的执行力度,公 司通过了 IATF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 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竞争优势。
一方面,发行人客户主要以国际大型一级供应商及国内知名整车厂商为主, 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审核十分严格,另一方面发行人工艺类型多样、产品型 号丰富,因此对质量管控能力要求较高。报告期内,通过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发行人零部件产品销售未发生大规模质量问题。发行人的质量管理能力及零部 件产品质量长期获得客户的认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管理及研发 人才。公司主要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均长期从事汽车减震部件行业的经营、管 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公司发展所需的管理、技术开发等专业知识,建立了明 晰的市场定位及发展规划,成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公司较 早成立了研发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结构合理的 技术研发队伍。公司通过对已形成研发能力的员工队伍持续进行培训,使得员 工队伍的整体研发设计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员工技术水平的完整性和先进性。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 74 人,均长期在汽车减震部件行业从业, 对行业的技术路线、开发流程、业务流程等有深入、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主营业务为悬架系统内减震元件、踏板总成和胶轮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营业务为密封件、特种橡胶制品(汽车、摩托 车、电器、工程机械、矿山、铁道、石化、航空航天等行业基础元件)的研发、 生产、销售与服务。
主营业务为汽车 NVH(即减震降噪及舒适性控 制) 领域橡胶减震产品和隔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晨光 精工于 2015 年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公司 2021 年 1-6 月营业收入为31,186.51万元,同比增长38.9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6.71万元,同比增长10.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0.22万 元,同比增长15.58%.
预计 2021 年 1-9 月可实现营业收入45,500 至 47,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39%至 31.94%;可实现归属 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0 至 3,9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01%至 15.93%;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3,400 至 3,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54% 至 19.20%。
目录 返回
首页